优享生活,再见!

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

创建时间:2024年8月15日 08:34

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

郁铭雅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民路小学       江苏 常州   213161

摘要:本文聚焦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探讨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提出了智慧化互动,关注师生平等性;智慧化引导,整合个体差异性;智慧化合作,丰富课程操作性,以实现个性化学习和精准教学,为提升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构建

智慧课堂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更加生动、有趣、高效的学习环境。它不仅改变了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让数学学习不再枯燥乏味。

一、智慧化互动,关注师生平等性

在教学互动中,教师经常会忽视自己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关系,主观地认为学生就应该听得懂,就应该顺着自己的思路走,就应该按部就班地来,却忽略了学生的阶段性和发展性,最终导致揠苗助长、指东打西等错误,很容易造成被动、疲软的学习状态,更加不会回应教师的互动请求。以此,教师需要借助智慧课堂,优化师生互动,准确把握学生心理,从积极的心理角度去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求知欲,放下高高在上的心态,将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转而去理解学生、融入学生、协助学生。

在课前预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堂的短视频方式指导学生的预习,给予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对标课上教学内容展开简单有效的预习指导。如在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可以给出以下预习目标:“目标1:学会1( )-9的运算方法;目标2:面对一项计算难题能够思考出一种以上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目标3: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而进行的预习会更加有目标和方向。进而,在预习视频的最后设置“疑惑留言板”,让学生将自己在预习中感到困难的部分写在上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写没写疑惑、写了什么疑惑来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预习难度。

课中教学中的平等互动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反馈结果的重视,能够根据每堂课的情况进行“有效鼓励”,比如,当教师给出进阶型抢答题目,如“16-9=?”“18-9=?”“19-6=?”“16-8=?”等题目时,一开始一定会有很多学生无法完成,教师就需要适当停下抢答流程,对大多数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集中纠错,并鼓励学生:“很好,这样我们暴露出的第一批拦路石已经清理完毕了,希望接下来大家的闯关之旅能够顺利。”进而,在经历下一轮的抢答时,会有更多的学生跟上抢答的进度,但仍旧会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完成,如果没有智慧课堂,教师可能就会忽略掉这部分学生,但有了智慧课堂的辅助,教师就会发现这部分“不出声”的学生其实不占少数,以此,教师就可以根据反馈的人数弱化对立,强化信心,如“哎?有一些同学还没有跟上哦,不过问题不大,集中注意力多想一想刚刚讲过的。”过程中如果存在有学生出现了明显进步的情况,教师就要给予点名表扬,比如一些后进生从一开始的完全不会,到渐渐地能跟上抢答速度,尽管一直错,但一直在进步,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就需要采取额外的鼓励,忽略其正确率,肯定其不懈努力的勇气。

可以说,当教师抽离出主体性的教学地位,选择与学生站在一起来审视学习本身,就会发现很多想当然的问题其实并不简单,要真正找到“平等互动”的平衡点不仅要借助智慧课堂,还需要具备足够的教育心理学知识,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巧妙的设计,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实现有效、真诚地互动和沟通。

二、智慧化引导,整合个体差异性

正如上文中提到的那样,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会面临难以避免的差异性问题,有的学生学会了,有的还没有,有的学生认真了但是没学会,有的学生虽然答对了但是并没有认真听讲,这种个体差异性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平衡,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课中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环节,教师很难做到统一进度、一视同仁。教师要从“评价”的角度入手,来探究智慧课堂平衡个体差异性的教学策略。

其一是课中评价,课中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评价”而在于“诊断”,通过“诊断”来了解学生对教学设计方案的可接受程度,教师需要以此来判断自己的设计环节是否需要新建、调整甚至删除。以此,教师可以利用智慧课堂采取“分步评价”,比如在学习“20以内的退位相减”时,教师可以在需要评价诊断时让学生来玩“沉默抢答”游戏,要求学生沉默并快速地在智慧课堂上完成问题如下:“如图中小猴面前的盘子里摆了很多苹果,小猴子想吃掉其中的9个,却不知道剩下的能有多少,请帮助小猴子数数他有多少个苹果,然后算出结果吧。”对于答对的学生,教师推送出更高难度的关于17-9或者18-9的应用题,对于没有答对的学生,则推出分步计算13-9的题目,如“你是如何算出这道题目的?请将你的算法陈列在下面。”根据学生推送的计算过程,教师便会明白学生之前的计算错误出自哪里,可能是对应用题审题的错误,也可能是对退位相减没想明白,以此教师再给出有针对性的计算指导,便更有效率了。

课后评价中的智慧课堂应用更具多样性,既能够方便教师为每位学生制定不同的作业量和作业难度,也能够方便学生在线推送个人疑惑,让教师能够尽其所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通过智慧课堂来进行的课后作业评价不再只是“评价”、“监督”,更是一种引导和互动,学生不会再因为自己落后而过度焦虑,也不会因为自己“没有完成”而否定自我,是“双减”政策的有效助力。

三、智慧化合作,丰富课程操作性

学生之间的课堂合作与交流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尤其是课堂教学的前期,学生理解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差异性会导致学习进度出现落差,适当的合作和交流能够有效缓解新知识的学习所带来的焦虑感,让学生能够通过彼此之间更为融洽的社交环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疑惑,既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了解程度。但同时,仅仅以“前后位”的方式来划分学习小组,比较容易造成能力分层固化的问题,会的学生只能一直“教”,不会的学生只能一直“听”,长此以往很可能会因为小组合作出现矛盾。而通过智慧课堂的有效应用,学生小组的组合能够通过线上自由分组实现分组自由,教师给出一个小组课题,并根据学生在本节课的表现情况进行分组,让后进生也有表现的机会,学生每次都会面临不同的组员,这种新鲜感会让学生很有探究欲望,学生可以选择线上沟通或者临时离座讨论,学习效率和学习体验都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进而,智慧课堂指导下的学生合作还能充分调动课堂教学的竞争机制,小组与小组之间,小组内部成员之间,都可以展开良性竞争,充分激发学生的快速思考与反应力,调动出自身更多的潜力和可能性。比如在学习“认识100以内的数字”时,教师采取“小组竞赛积分”的形式,同时为全班所有学生推送一系列“数小棍”的挑战题目,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分工合作来完成,哪个小组先完成,且准确率第一,就可以获得最高积分。通过这种方式,小组之间、小组成员内部都存在竞赛,学生一方面需要考虑团队荣誉,一方面也会在乎自己的准确率在小组成员中的表现,多重压力的催促下,学生肯定会比平时获得更快、更准确的成绩。

尽管智慧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应用中尚在探索磨合期,但这并不影响教师对其进行大胆地开发和运用,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信息素养和专业素质,以适应新时代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王鹏程.探析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01):188-190.